有人喜欢“让我咋干就咋干”,对别人的命令和指挥言听计从,自己则始终处于“无脑”状态。“无脑”的人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仅是把自己当成劳动工具任人摆布。“无脑”的人通常不仅干不出好的成绩,也会在某些时候因为别人错误的指挥而付出代价。
有人喜欢“为人民服务”,观念没错,但缺乏具体的行动指南。“心热”的人怀揣一颗为民服务的心,热情是有,但往往在具体事务上缺乏明确理智的准确判断。“心热”的人富有激情,但容易好心办坏事。一旦把事干砸了,自己懊悔得不行甚至觉得很委屈,但追责的人从来不把“好心”当作免责的依据,顶多是在同情之下尽量照顾。
法治社会,依法治国。于个人而言,干工作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围绕责任干工作。围绕责任干工作并不是推责、甩锅,而是尽责、成事。围绕责任干工作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有关法律法规、文件命令是怎么要求的,哪些不能违反、必须照做,哪些具有弹性、可以灵活,在这个基础上充满热情、主动开拓、为民服务,才能在确保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做出成绩、践行初心、受到欢迎。
工作再苦再累,一旦着火你就有责任
围绕责任干工作,既不能凡事听人指挥去傻干,也不能单凭一腔热血去蛮干。别人指挥错误的时候要敢于反映,大事面前尤其是可能涉及无妄之责的时候要敢于说“不”。当发现最有利于把事干成、把事干好的路径却缺乏法规制度或上级命令支撑时,甚至与它们相悖时,应该积极献言献策,提出改进工作的方法并得到准示,切不可超出自己的权力擅自决策。
什么是合格的工作?退一万步讲,着不着火和你没关系的时候你就合格了。工作再忙、再累、再辛苦,一旦着火就有你的责任,说明没干好,最起码说明没干明白。
没干明白,这事儿挺可怕的,根源就在于没围绕责任去干工作,这是底线。底线丢了,安全何在?
在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要求: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202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消防工作规划》,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提高消防信息化应用水平,深化“智慧消防”建设,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消防信息化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融合发展。
建设智慧消防监管平台势在必行
连带的问责免职和惨痛的伤亡数据时刻警示我们:消防安全管理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更是一条不能碰触的高压——推广智慧消防在全社会应用势在必行!
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由峻海物联研发的“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重视人员管理,把科技应用和机制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从后端物联网报警到大数据统计分析,形成了一整套智慧消防安全解决方案,并已在全国150000余家单位进行使用。
截至目前,峻海物联在全国拥有30多家分公司及代理商,主营业务遍布广东、贵州、重庆、江苏、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其销售业绩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在递增,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全方位客户服务体系。
人防+技防+大数据=智慧消防
“人防”是通过在消防设备设施和消防安全隐患处粘贴RFID电子标签,巡查人员利用手机感应芯片自动提示检查方法与标准,让安全检查人员能固定检查时间、路线和重要检查设备设施。领导们可随时查看巡检人员的工作状态,达到“以检代培”的效果,实现了巡检人员发现隐患、上传隐患、整改隐患,形成了一个“闭环式”管理模式,避免了作假、漏检现象的发生。同时,监管部门利用智慧消防平台压实了单位的主体责任,“不会干”平台教给你怎么干,“不愿干”平台倒逼你干起来,真正改善了传统消防中巡查不到位、检查记录不真实等现状,解决了单位人员“不会查”、“不愿查”的问题,实现了消防智慧化的管理。
“技防”是在末端有安全隐患的部位安装传感器,利用平台优势实时监测管辖内所有养老院消防设备设施和重要消防部位的运行状态,足不出户便可轻松掌握单位的建筑消防用水、电气火灾隐患、独立烟感探测和可燃气体报警等末端实时监测数据。一旦有超预警值的设备,平台马上在第一时间将隐患报警信息推送给相关责任人,实现了监管方向的精准定位,将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真正起到“灭早灭小”的作用。
“大数据”是为监管部门、消防部门和社会单位开放权限,通过平台,监管部门就可实时在线了解所辖单位的消防管理情况和实时数据,平台通过本地区、本行业隐患数据分析,帮助监管部门掌握当前消防安全现状和隐患分布情况,分析本地区消防安全形势,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工作,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单位少跑腿”,简化了工作程序,保证消防工作的延续性。(文稿/笑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