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养老机构火灾事故频发。2025年4月,河北承德隆化县国恩老年公寓火灾造成20人死亡的悲剧,暴露出传统消防管理模式的短板。
火灾风险已成为威胁老年群体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所以运用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构建“民政养老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正成为破局的关键。
痛点:特殊环境下的多重风险
· 人员疏散与救援难
养老机构内老年人行动能力普遍受限,疏散过程中易发生伤亡。加上在突发火情时护理人员数量有限,快速疏散难度大,难以迅速将所有老人转移至安全区域,很容易造成重大伤亡。
· 消防设施管理弱
部分养老机构消防设施老化、损坏较严重,日常巡检依赖传统人工,易出现漏检、错检事项,导致灭火器过期、消火栓水压不足、火灾报警系统故障等问题,难以及时得到发现和快速解决。
· 电气火灾隐患高
线路隐蔽且电气设备使用频繁,超负荷运行、线路老化等问题导致电气火灾概率高。同时,存在对电动车充电管理不善,在室内或疏散通道违规充电等现象,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 传统预警系统缺陷
传统火灾预警系统误报率高,如厨房烹饪产生的烟雾易触发警报,导致工作人员对警报麻木,而真正发生火灾时却未能及时响应;并且,夜间值守人力不足,难以及时察觉和处理突发火情。
政策:国家强力推动智慧升级
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养老机构消防能力的建设,国家消防救援局和民政部于6月22日联合印发《切实采取过硬措施坚决防范遏制养老机构重特大火灾事故的通知》,明确要求强化火灾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坚决防范遏制养老机构重特大火灾事故。
通知文件中强调,要广泛应用物联感知、AI视频监控等新技术手段,对安全疏散、动火作业、消防设施运行和消防控制室值班等行为,进行智能化监测预警,确保火灾隐患即时整改、火情秒级响应。
破局:智慧消防构筑安全屏障
峻海物联根据养老机构存在的实际诉求,推出了“民政养老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明确了各主体间责、权、利,将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引入单位内部任务派发,责任细化到个人,打通了防火与灭火救援全链条。
通过在关键区域部署电气火灾监测系统、消防用水监测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控室远程控制系统、可燃气体探测系统等感知设备,实时监测电气故障、消火栓状态和可燃气体泄漏等实时信息。
一旦发现异常,系统自动预警,并将火灾信息快速传输至平台,并支持便携APP终端实时查看,可实现与直联区域消防指挥平台联动。
成效:“人防+技防+智防”显优势
智慧消防的核心价值在于以“防消结合”为指引,以“人防+技防+智防”为技术融合,搭建“防消一体化”综合监管平台。
· 云端智能管控
“民政养老智慧消防安全服务云平台”集数据接入、分析、存储、交换和管理等功能,可实现“早预判、早发现、早除患、早扑救”的全流程管控,有助于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控、精准发现和闭环整改。
· 隐患精准治理
平台依托物联网“感、传、知、用”技术,在重点区域部署感知设备,通过移动端实时捕获巡查、值守、整改等工作过程与结果,可实时记录与追溯,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效率。
· 动态监测预警
平台对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化识别分析,发现有异常状态风险时,进行消防异常状态告警,对疑似火灾报警、隐患实现全过程数据可见可控。
· 多方协同联动
平台支持本地设备、监管平台、移动APP端等多通道报警,具有开放维保、接/处警等接口,可与消防救援实现有效联动。案例:沈阳构建智能化安全屏障
在峻海物联的助力下,沈阳市民政局在辽宁省率先推出“养老机构智慧消防监管平台”,实现了对全市510家养老机构,20000余养员的实时守护。
正如沈阳市大东区社会福利院院长伊魁清所说:“在使用了智慧消防平台以后,我的心也安稳了很多,睡觉也更加踏实,因为系统监测比人更可靠!”
沈阳市民政局养老处副处长孙睿说,沈阳市政府投入800余万元,在全市养老机构安装了智慧消防平台,对养老机构的消防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实现了安全隐患的实时监控、精准发现和闭环整改,形成了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目前,该模式已为全国14省、3000余家养老机构提供了安全守护,通过“人防+技防+智防”的深度融合,为老年人生命筑起一道智能化安全屏障。(编辑/笑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