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仅春季学期(3月1日—5月27日),全国学校发生火灾516起,总数同比去年上升了2%。
从火灾发生的场所看,幼儿园、托育机构火灾占学校火灾总数的15.1%,小学火灾占总数的16.2%,中学火灾占总数的25.8%,大学及职业技术学院占总数的33.7%,校外培训机构、成人教育机构等占总数的9.2%。
从场所分布看,高校与职校是“重灾区”,宿舍、实验室、食堂是高校火灾的三大高发场景。
那么,近几年校园的消防建设,尤其智慧消防的建设是怎样的?今天从几个维度来探讨:
一、政策推动
2024年初,《教育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要求提升校园安全标准规范,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校园安全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体系。
2024年,制定出台《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指南》,2025年制定出台《高等学校安全指南》,适时修订完善《教育系统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指引(试行)》。
2026年,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2个《指南》,分别研究制修订各地的平安校园建设标准,推动校园安全管理规范化。
加大安全投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强化安全工作投入,科学合理安排预算,聚焦校园安全风险隐患加强统筹规划、落实整治资金,切实做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任务措施的支撑保障,提高“人防、物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能力,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2025年8月5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中小学校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其主要内容将校园智能化分为基础型、标准型、示范型三类,消防系统按类型配置;要求公共广播系统兼消防应急广播时,符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
日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要求》(2025年11月1日实施),明确日常管理、重点部位监控及火灾隐患整改流程。
二、建设现状
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全省教育系统消防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的通知》(川教函〔2025〕173号)最新数据显示,全省学校及幼儿园宿舍未安装消防烟感报警设备的比例高达67.73%,午休室未安装比例达31.1%。
学生宿舍缺乏烟雾预警设施、电气线路老化隐患难监测、消防培训不足等问题突出。而传统消防管理模式依赖人工巡检,在多所学校中暴露出了响应滞后与数据孤岛的双重困境。
基础设施老旧、管理效率低下、数据孤岛问题等,是引起校园火灾的主要因素。目前,校园的智慧消防建设可以总结以下几方面:
1、技术体系
物联网与传感网络: 通过烟感探测器、温感探头、智能磁力锁、消防水压监测终端等设备,实时采集消防设施状态(如芜湖职业技术大学的智能逃生门系统);兰州大学消防联网项目实现消防泵、风机等关键设备的远程启停控制,填补了多建筑群集中管理的技术空白。
5G+云平台: 江苏“智来”5G安防云平台在北京大学的应用,支持多信号点采样,提升监测密度与响应速度;云南开放大学智慧运营中心集成消防模块,支持弱电间可视化、管网监控等功能,依托云平台实现多系统融合。
BIM/GIS+数字孪生:青岛理工大学构建“BIM+GIS”三维实景消防平台,实现设备位置可视化、火情联动天网监控;云南开放大学“数字孪生校园”项目覆盖消防管网管理,为应急决策提供空间数据支撑。
2、功能能力
智能预警与联动控制:芜湖职技的智能逃生门系统支持感烟探测、远程控制、声光报警等多重触发机制;青岛理工的AI消防大脑实现26个消防控制室、84个控制点的统一监测。
电子巡检与运维管理:兰州大学开发电子巡检系统,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河西学院智慧消防项目要求60日内完成施工调试,强调运维效率。
数据分析与风险预判:辽宁开放大学“智慧校园数据治理”项目提出消防数据对接业务系统,支持隐患预填充报表;青岛理工通过大数据分析消防设施状态,生成火灾风险热力图。
3、建设模式
政策合规性驱动: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强制要求芜湖职技更换钢质防火门;多校项目(如河西学院)预算公开,反映财政对消防改造的倾斜。
改造与新建并行:辽宁开放大学“蒲河校区消防改造”聚焦恢复老旧设施功能;云南开放大学将消防纳入“智慧运营中心”一期,实现跨系统集成。
校企合作与技术外包:青岛理工与校属科发集团合作开发消防平台;江苏智来等企业为高校提供定制化5G安防解决方案。
三、典型案例
随着校园安全防控体系智能化升级,全国多所高校通过专项投入,在消防设施改造、物联网平台集成及应急响应能力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下六大代表性案例的技术实践与创新成果(2025年):
江西理工大学——智慧消防与安防融合 投入规模:270万元 核心建设:构建服务器集群驱动的智慧消防中枢,实现火灾报警设备与安防监控系统深度联动。 技术亮点:支持实时警情定位、设备状态跟踪及应急预案自动触发,大幅提升校园综合安全响应效率。
云南开放大学——数字孪生平台集成 投入规模:269万元 核心建设:打造“数字孪生校园”消防模块,整合门禁、供电、环境监测等20余个子系统。 技术亮点:突破数据孤岛,实现跨系统统一告警与协同处置,为大型校园提供全域安全管控样板。
华东师范大学——双维度防控升级 投入规模:消防平台改造223万元 + 宿舍用电监测50万元 核心建设:两校区100余栋建筑部署液位/压力传感器,动态监测消防设施运行状态;宿舍电路集成电流异常预警模块,精准阻断电气火灾风险。 技术亮点:预防性维护与实时监控双轨并行,建立“设备-用电”全链路防护网。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宿舍火灾防控体系投入规模:172万元 核心建设:宿舍楼全覆盖独立式感烟探测器,构建火灾自动报警网络。 技术亮点:报警信号直传消防总控室,实现“探测-传输-响应”30秒闭环管理。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智能逃生系统改造 投入规模:120万元 核心建设:更换教学楼钢质防火门;宿舍通道升级智能逃生门系统。 技术亮点:支持感烟自动联动、远程分区控制,满足安徽省消防新规(皖教安管[2024]1号)要求。
河南技师学院——场景化消防创新 投入规模:80万元 核心建设:食堂部署0.8秒快速响应的油锅灭火装置;宿舍安装智能电控系统,自动阻断违规大功率电器。 技术亮点:聚焦高风险场景,以秒级响应技术破解厨房火灾、违规用电等痛点问题。
四、解决方案
当传统消防遇上物联网、大数据与 AI,校园智慧消防建设发生了哪些变化?以下 7 个代表性项目浓缩为 “横向测评”,可以找到建设中的亮点。
1、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 关键词:4 分 28 秒极速撤离 场景:学生宿舍楼 亮点: “智能宿舍安全管理系统”一肩挑起烟雾监测、应急广播、一键报警三大职能。 演练当天,1400 余名师生从触发警报到操场集结仅 4 分 28 秒,首次跑通“智能预警—精准调度—多部门联动”闭环。 学校已将通道巡查、设施维保纳入系统日常巡检,计划每月分场景演练,形成常态化“智慧安防 + 实战锤炼”双轨机制。
2、特致珈(湖南第一师范旧址) 关键词:零破坏守护 35 栋文保砖木楼 场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亮点: “1 平台 + 10 系统”——NB-IoT 专网 + 3D 建模,17 类消防数据秒级汇聚。 AI 大模型推演火势蔓延并智能规划救援路径;“1 分钟预警、3 分钟处置”写进实战 SOP。 无线烟感、AI 视频火焰识别、消防水压监测全套无线方案,解决古建无法布线的痛点。
3、特致珈(高校充电车棚) 关键词:充电棚里的“安消一体化” 场景:电动自行车/汽车集中充电区 亮点: 智能空开 + 热成像 + 无线烟感 + 自动灭火四件套,过载、短路、高温即断电。 平台支持视频联动、隐患 APP 上报、周期报告自动生成,让车棚管理像刷手机一样简单。 标准先行——方案对标国际、国家、行业及电动车充电桩规范,兼顾可扩展与开放性。
4、啦啦象(高校通用整体升级) 关键词:信息孤岛终结者 场景:多校区、多楼宇、多品牌旧设备 亮点: 用户信息传输装置把分散的火灾报警主机全部上网,实现“人防 + 技防”融合。 智慧用电、电子标签巡检、大数据态势分析一步到位,中国海洋大学已落地示范。 层层管控报警机制 + 培训考试 + 维保监督,真正让系统“有人用、有人管”。
5、天泽智联(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关键词:6 合 1 消控室,值班人员从 48 到 8 场景:500 亩校园、24 栋建筑 亮点: 基础设施全面整改 + 6 个分散消控室合并为 1 个集中指挥中心,人力成本骤降。 消防物联网 + 智慧云平台,7×24 小时线上值守,已提前扑灭 1 起真实火情。 “保险兜底”机制——设施损坏与事故损失一站式赔付,彻底打消学校后顾之忧。
6、汉威科技 关键词:一张三维图,管好全校消防资产 场景:教学楼、宿舍、实验室全覆盖 亮点: WebGL 轻量化三维建模,消防设备位置、状态、巡检轨迹一屏可视。 电子标签扫码巡检 + 全生命周期管理,故障自动报修,杜绝“漏检、过检”。 风险评估算法每月输出报告,为预算、整改、演练提供数据依据。
7、华消科技 关键词:AI 视觉把隐患拍在起火前 场景:宿舍、食堂、实验室、充电区、消防通道亮点: LoRa/4G/以太网三网融合,2000+ 点位全域监测;热成像 + AI 视频秒级识别火焰与通道占用。 人脸门禁联动实验室管控;充电区火点识别后自动触发灭火装置。 隐患巡查线上闭环,报警分级推送,实现“早发现、早处置、可追溯”。
五、盘点结语
目前,校园智慧消防解决方案大致的特点:技术路径趋同,物联网感知 + 云平台 + AI 分析;落地亮点各异,根据场景、预算、历史痛点差异化组合;最终目标一致,让校园火灾隐患止于萌芽,护航师生安全,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编辑/笑丁)